卷宗翻动的声音在走廊回响,法槌落下的庄严在法庭萦绕,点军法院综合审判庭里,一群年轻的追光者,正透过严谨的司法程序,触摸着法律背后,最真实的“烟火气”与“人情味”。
抽丝剥茧,守护正义的“毫厘之争”
综合审判庭实习生 孟佳玉
初入审判庭,孟佳玉的心头萦绕着对法律的敬畏。她很快发现,这份敬畏,正源于司法工作者对“毫厘之争”的极致追求。
“旁听庭审,见识了法官抽丝剥茧查明事实的严谨;整理卷宗,体会每一份证据背后沉甸甸的责任;校对裁判文书,更悟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绝非口号,而是字里行间对公平正义的极致追求。”
在孟佳玉眼中,卷宗里密密麻麻的证据链、庭审中逻辑严密的质证、裁判文书上字斟句酌的推敲,无不凝聚着法律人对真相近乎苛刻的执着。这份严谨,是法律权威的基石,更是守护公平正义的生命线。
“这段经历让我明白,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而实践的温度,正来自对真相与规则的共同守护。”
规则之外,司法亦有“柔性的光芒”
综合审判庭实习生 王乐炫泽
第一次踏入法庭旁听,王乐炫泽“战战栗栗,汗不敢出”,生怕一丝声响惊扰了神圣的法庭秩序。然而,当走出法庭,走近法官,走近一个个鲜活的案件和当事人,冰冷的法条在他眼前渐渐有了温度。
他深刻体会到,真实的司法实践远非书本试题那般“非黑即白”:“比如要考虑当事人的文化水平,询问他的时候书面语言太多是不是会让他难以理解;还要考虑当事人的生活条件,就算他欠了很多钱,也要让他能够在社会上生存;夫妻双方离婚,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这些问题是在书上的题目碰不到的,但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卷宗里那些冰冷的文字记录,在他眼中开始升腾起生活的“烟火气”。他目睹法官如何耐心调解一起家庭纠纷,从冰冷的法理讲到温暖的人情,最终让针锋相对的双方握手言和。
“法律不仅有刚性的规则,更有柔性的温度。化解矛盾、修复关系,也是司法的重要意义。”他感慨道,“很多人在谈到法律的时候,往往会大惊失色、避之不及,实际上法律并没有这么吓人,在一定程度上似乎看上去更有人情味。”
在点军法院综合审判庭的日常里,他们见证着法律最生动的模样,它既是抽丝剥茧、明察秋毫的精密标尺,确保正义不因毫厘之差而倾斜,也是洞悉世情、熨帖人心的温暖力量在化解纠纷、修复裂痕中传递司法的关怀。
孟佳玉所见的严谨求证,是法律权威的脊梁;王乐炫泽所感的柔性温度,则是法律扎根于社会土壤的根系,二者并非对立,而是共同构成了完整、有生命力的司法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