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宜昌市点军区人民法院官方网站,今天是:

宜点新“枫”景 | 退休才发现 7 年社保没交?法官调解7天搞定

2025-07-21 17:12
来源: 本院
    浏览: 81

“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钱拿到手,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近日,市民李先生紧握着刚到手的补偿款,向宜昌市点军区人民法院桥边法庭的法官连声道谢。

从带着一肚子委屈走进法庭,到与公司握手言和、拿到补偿,全程仅用7天。这场高效解纷的背后,是桥边法庭践行“如我在诉”司法理念、深化多元解纷机制的生动实践。

事情要从李先生的退休说起。2018年起,他在宜昌某劳务公司工作直至退休,可办理手续时才发现,公司7年来未为其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连应得的加班费也一直拖欠。“干了这么久,连基本保障都没着落!”多次与公司沟通无果后,李先生将公司诉至桥边法庭,要求支付社保补偿和加班费。

承办法官在收到诉状后,迅速梳理案情,案件基本事实清晰,关键在于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法官当即决定前往被告劳务公司组织调解。

调解过程中,公司承认雇佣事实,但面露难色:“企业现在难,在职员工工资都快发不出,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提出按平均工资计算损失。

面对企业的经营困境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法官转而耐心与李先生沟通:“您看能不能适当调整诉求,促成当场履行?这样既能快速解决问题,也能避免后续漫长的诉讼和执行程序,减少您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法官结合法律规定、现实情况与双方诉求的合理性,逐条分析利弊,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经过一下午的耐心疏导,原本僵持的双方态度逐渐松动。“行,就按法官说的来!”“我们今天就把钱付了!”最终,劳务公司当场向李先生支付了未缴社保和加班费的补偿款,李先生随即申请撤诉。从提交材料到纠纷化解,全程仅7天。

这样的高效解纷并非偶然。作为服务基层的前沿阵地,桥边法庭始终践行“如我在诉”司法理念,近年来不断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入驻乡镇综治中心、在重点区域设立知识产权保护站、推动法官下沉网格,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依托“法院+”联动机制,联合工会、人社、基层调解组织形成解纷合力;在个案处理中坚持“调判结合、案结事了”,对涉民生案件优先“快调、快审、快结”。正是以多元解纷机制为依托,桥边法庭得以快速响应群众诉求,用司法速度与温度推动纠纷高效化解,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坚实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