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宗翻动,键盘轻响,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在点军法院一群年轻的身影,正以独特的视角,触摸着司法脉搏的温度,感受着公平正义的重量。
立案庭:窗口传递的“司法温度”
立案庭实习生 蓝婷
在点军法院的“第一窗口”立案庭,蓝婷正被另一种力量深深触动。
“在这里,我深刻体会到司法工作的温度与严谨。”
她看见法官面对复杂疑难案件时,伏案埋首于浩瀚法条与类案卷宗之中,用行动深刻诠释着“以事实为依据”的司法铁律。
更令她动容的,是司法人对“人”的关怀:法官助理们耐心接待情绪焦虑、多次来访的群众,在调解室里用心倾听诉求,用情化解矛盾,让冰冷的法律条文在沟通中焕发出理解与和解的温度。
立案窗口的工作人员则如同精准的指南,稳稳把控着立案流程的节奏,确保每一起案件都规范、高效地流转起来。
“这些日常让我明白,司法公正不仅需要深厚的专业素养,更离不开对细节的敏锐洞察和对人民群众的真挚共情。”
这段浸润其中的实习经历,在蓝婷心中种下了敬畏的种子:“它让我对神圣的法治事业多了份沉甸甸的敬畏,也更坚定了未来以自身所学,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念。”
执行局:卷宗背后的“千斤担”
执行局实习生 邓智炀
邓智炀带着“执行就是简单办事”的想法走进了执行局。现实却为他展开了更为厚重的一页。
“我主要在执行局帮忙整理卷宗、录信息。原以为执行工作简单直接,真正接触才知道其中不易。每一本卷宗里的材料都必须严丝合缝地核对清楚,少一张纸都可能影响后续工作。”
他看着干警们坐在电脑前,指尖在键盘上飞舞,将海量数据精准录入;他听见干警们一遍又一遍耐心地拨打电话,与各方细致沟通协调。执行,远非简单的“行动”二字所能涵盖。
“它要求极致的细心与超常的耐心,是无数次的核实、查封,是繁复琐碎、耗费心力的细节堆砌——要么在电脑桌前一坐一整天,要么顶着烈日在外奔波一整天。”
正是在这看似枯燥的坚守中,邓智炀读懂了执行工作的真正分量:“正因为他们一丝不苟的付出,才得以维护每一个案件的公平公正,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担起对申请人、被执行人的庄严责任。执行局是司法程序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他们与其他部门一样,共同守护着人民的权益与国家法律的权威。”
卷宗无言,窗口有声。而正义的印记,早已刻进每一次核对、每一次倾听、每一次伏案与每一次奔赴里,蓝婷与邓智炀所见证的点点滴滴,最终汇聚成支撑社会公平与法律尊严的坚实根基,这些年轻的亲历者,也正沿着前辈的足迹,将这份对法治的敬畏与守护的信念,接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