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的背后是故事,故事背后是千家万户的喜怒哀愁。”她走街串巷为群众排忧解难,将司法为民牢记心间;她夙兴夜寐用判词平息纷争,为公平正义敲响法槌。
王红,点军区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四级高级法官。今年58岁的她,在满腔热情为民与铁面无私护法中执着担当。“和风细雨,润物无声”,36年职业生涯,她不忘初心,诠释着新时期女法官的光辉形象。
【追光而行:做营商环境的法治护航者】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她常把案件置于营商环境的大局中考量。在审理涉民营企业案件时,她充分权衡双方当事人利益,始终秉持谦抑、审慎、善意的司法理念,帮助企业化解危机,最大限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助力营商环境焕发生机。
“感谢法院公正高效的审理,让我们的经营信心倍增。”这是王红在回访一家涉诉电缆公司时,公司负责人的真情流露。该公司通过招标方式与外地某采购单位签订《电缆采购合同》,但因采购单位的工程项目与其他工程项目存在交叉作业事宜,工期一再延误,采购方无法开出电缆生产排产单,致使电缆公司无法生产交货,直到四年后双方才完成电缆货物的交付。期间因电缆材料物价上涨,双方协商达成了结算协议,并经相关部门审计后支付了大部分货款,仅剩两百余万元的尾款建设单位持续拖欠拒不给付,以致成诉。
由于案涉时间跨度较长,且建设单位又以电缆公司延期交货、部分产品质量不合格为由提起反诉,要求电缆公司赔付5000余万元。采购合同总价款才一千多万元,对企业来说情势较为严峻,案件的复杂程度也直线上升。
受理案件后,王红认为,近些年疫情反复,企业若深陷诉累,将会极大地增加其经营成本和风险。为尽快查清事实、稳妥化解纠纷,让企业安心生产经营,她又带着书记员多方调查,面对庞杂的证据与相关资料,王红十分耐心研判,认真总结争议焦点,查清了延期交付电缆的真实原因及市场变化情况。而后她给与当事人释法明理并耐心从中斡旋,最终使案件顺利审结,并结合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向企业提示了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点,保障企业正常规范经营。
疫情反复是对司法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一次大考,王红通过推动稳定市场信心,为寒冬中的市场主体解忧,保障企业发展,以全方位的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司法温度,助力重塑市场秩序和经营诚信。
【寓爱于法:司法温情护“未”健康成长】
基层司法有其“乡土性”和“本土性”,在一定程度上人情社会、乡土观念仍主导着当事人的诉讼思维,有时法官闷着干半天可能还抵不上了解情况的村干部一句劝,因此王红经常邀请村干部和人民调解员参加调解,就地化解矛盾,尽量做到大事不出乡,小事不出村。
2022年的一个夏天,王红碰到一起特殊的离婚纠纷,白某与何某因家庭矛盾致使夫妻感情破裂,双方离婚后何某坚决不让白某探视两个孩子,几番争执不下。了解案情后,王红认为白某作为母亲依法享有探视子女的权利,何某不准其探望孩子的行为于法不合,更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她多次前往何某家中与其沟通,但何某脾气倔强,且对前妻有极大的负面情绪,几次谈话都以失败告终。正苦恼时,王红想到了寻求当地村委会帮助。在村干部的述说中,王红认为要嚼碎这块“硬骨头”,惟有“法院+村委会”齐心协力,才有希望“以调促和”。
为更进一步了解两个孩子的想法,王红在村干部的陪同下,来到两个孩子就读学校。听完老师和姐弟俩的反馈后,王红认为何某是一名尽职尽责的“嘴硬心软”的好父亲,只要多下功夫,一定能让他“松口”。临走时,面对两个被父母婚姻风波牵连的孩子,王红略有哽咽,同为母亲的她,心中更加坚定。
功夫不负有心人,恰逢六一儿童节,王红购买了慰问品前往何某家中,以同样为人父母的角度详细讲述了母爱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句句肺腑,再加上村干部从中调和,何某终于转变想法,允许白某看望孩子。而后,王红又通过多次案件回访,了解到孩子确实生活得很好,这才将悬着的心放下。
【满腔热忱:坚守一线践行为民初心】
基层法庭,受理的是群众眼中的常事,但常事并非小事。但凡办理案件,她总要深入一线,走进农家院户,到一线调查走访,到一线开庭审理,最大程度地减少百姓诉累,也便于了解案情,因此老百姓常夸她是“接地气”的好法官。
李某租用陈某的场地用作养鸡场,租期为十年,但李某租用后实际养鸡只有一年多时间,养鸡场长期闲置。期间,有人想借用养鸡场,陈某不想场地荒废,便在尚未与李某正式办理解除租赁合同手续情况下,将场地交给他人,由此引发纠纷而对簿公堂。在认真研究案情的基础上,王红深知在农村地区很多人对“一物两卖”不合法缺少认知,为此,她多次深入农户家中,实地勘察养鸡场情况。
由于该场地饲养家禽,未做好消毒清场工作,王红办案时过于专注,忽略了身上渐生红斑的症状。待到回法庭时,她和书记员的身上都开始奇痒无比,手腕、脖子上长出一片片红斑,此时的她还没放下手中与当事人沟通的电话。书记员劝她赶紧去医院检查,却被她以“年关将至,案子不了,大家怎么安心过好年”为由拒绝了。
直到将手头案子处理完毕,她才看到脖子上被自己无意间挠的伤,“王院长办案真的是拼了命了…”她的同事一边给她拿药膏一边说道。
恒有初心者,时光不欺。昏黄的路灯,闪耀的法徽,新鲜出炉的文书,翻不到尽头的通话记录…都是她审判生涯的一个个标签。这次,王红被评为点军区“扛红旗、当标杆”先进个人。同事向她表达祝贺,她却摆摆手说:“机会应该多给年轻人才是......”
窗外春浓寒轻,她应该又在办案路上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