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鲜交易中,卖家以“第三方验瓜师把关”作为承诺,吸引买家支付万余元购入两万余斤西瓜,到货后却发现均为生瓜。经点军法院桥边法庭调解,双方最终达成调解意见,由卖家分期赔偿买家各项损失共计9000元。
2025年6月,小周通过微信向小王推销美都西瓜,并明确承诺“有专业验瓜师把关,绝不会出现生瓜”。基于此项承诺,小王当日支付了3000元定金,并在数日后结清尾款9822元,货款总额12822元。随后,小王自行安排司机前往小周的瓜地拉运西瓜,共计21370斤,同时支付了4000元运费。
然而,西瓜运抵后,小王随机打开多个样品,发现均为生瓜。他立即通过微信向小周反映质量问题,并要求退款赔偿。小周起初让小王尝试销售,并承诺后续协助处理,但之后失去联系。为尽可能减少损失,小王最终不得不将该批生瓜以6000元“打包价”低价处理。
小王认为,小周以“验瓜师验瓜、保证包熟”作为承诺,构成了合同的重要内容,而收到的货物不符合承诺的质量标准,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小王诉至法院,要求小周承担赔偿责任。
审理过程中,承办法官了解到小王身处外地,无法亲自到庭,且其家庭经济困难,急需赔偿款以缓解资金压力。为高效化解纠纷、减轻当事人诉累,法官第一时间与小周取得联系,并通过电话、微信多次进行沟通和释法明理。
法官明确指出:小周以“验瓜师把关”作为卖点促成交易,该承诺对货物质量具有明确的担保效力。现所交付的西瓜均为生瓜,已构成违约,小周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经法官耐心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调解意见:小周分期向小王赔偿瓜款及运费损失共计9000元。
法官提醒广大消费者和商家,在交易中应理性看待“验瓜师”等第三方检测或推荐意见,不宜将其作为唯一判断依据。第三方人员的专业能力与客观性可能存在局限,不完全可靠。
购买生鲜等易腐商品时,建议尽量现场验货,确保品质符合需求。对于批量或高额采购,可与卖家协商分期付款或分阶段付款,将付款与收货验收环节绑定,为自身权益增加保障,避免一次性付款后出现质量问题增加维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