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宜昌市点军区人民法院官方网站,今天是:

以案说法│“啃老”不孝儿信口雌黄欲抵赖,“护老”法院人一纸判决“现真身”

2022-06-29 09:03
来源: 本院
浏览: 446作者: 本院

俗话说:养儿防老,而在近期点军区法院审结一起特殊的民间借贷纠纷中,不孝儿居然理直气壮的“啃老”,企图用亲情“绑架”父母,最终双方不得已对簿公堂。

2018年至2020年,某及其妻某因做生意资金周转需要两次向其母老太借款并出具两张借条约定还款时间及利息,前后合计共30余万元。老太及其丈夫将半生积蓄出借给儿子儿媳,但二人迟迟不按照约定归还借款,加之二老年迈多病,已无力承担基本生活支出及医药费用,多次向儿子儿媳催要却迎来恶语相向。往日亲情不再,老太惟有诉诸法律,请求法院支持其要回钱款的诉求。

案件受理后,双方就借款一事各执一词,为保障家庭和谐稳定发展,承办法官当庭开展调解工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但其二人做法已给老太造成极大的心灵伤害,考虑到双方情绪对立、矛盾激烈且已无和解可能,遂依法开庭审理。庭审中,某认可第一次借款事实,却对第二笔借款先是声称其为“空条”,后提到其中部分款项系老太赠予,继而又改口称这笔款项是应得的安置搭住费。法院根据老太提交的银行取款明细、转账凭证等证据,并结合当事人的陈述,认定两张借条均借贷关系明确、借贷事实清楚,应受法律保护即使借贷双方是一家人,某、某仍应履行还款义务。为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法院依法判决二人偿还案涉借款本金及相应利息。判决后双方均未上诉。

“新型啃老”往往打着“亲情”的幌子,一旦“啃老”的“刹车键”失灵,那么“亲情”就不会再是行为缺失的“挡箭牌”。案件虽已审结,但原本和谐的家庭因为借款纠纷闹得支离破碎终究让人唏嘘。须知父母养育儿女成人已为不易,儿女成年之后尚要求父母继续无条件付出实为严苛,亦为法律所不能支持。为人子女若常陷懈怠与享乐之中,及时规范自身行为,不仅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善良风俗与人伦道德,更会影响家庭和睦、引发家庭纠纷,从而走上法律之路,那么亲情离无情很可能就是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