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连环”案件频频出现,一起案件的申请执行人,往往又是另一起案件的被执行人。近日,点军区法院执行干警灵活运用“连环”执行措施,上演了一场结案“消消乐”,实现了多方共赢和法律效果最大化。
龚某与A公司建设合同纠纷一案中,A公司欠付龚某506237元工程款,但该公司目前暂无可供执行财产。执行干警多次与A公司沟通,对方常倒苦水:“我们目前经营困难,资金周转不开……”
执行干警一边对A公司阐明法律规定及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后果,另一边加强线索搜集,发现A公司在第三人B公司有到期工程款未付,遂向B公司送达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扣留、提取A公司在该公司的工程款。可B公司亦步履维艰,只能以公司名下的房产作为抵偿,但龚某与A公司均不接受“以房抵债”,这可如何是好?
“若要强制执行该房产,则A公司需另行起诉B公司,从判决生效到申请执行,这样漫长的审执周期,双方当事人怎么耗得起?”
虽焦灼不已,但仍在坚持。一次次分析研判,一条条线索排查,一趟趟东奔西走……功夫不负有心人!执行干警竟惊喜地发现龚某系另案的被执行人。随后,执行干警积极联系另案的申请执行人C公司,向其说明情况并耐心征询其意见。
“太好了,C公司愿意接受‘以房抵债’!”几番沟通后,终是“尘埃落定”。执行干警难掩喜悦之情,随即通知各方当事人到法院调解,最终成功达成和解协议。该案现已履行完毕。
案结,但事未了!为优化营商环境,使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负面影响降至最低,执行干警还主动为案涉公司制作了《信用修复证明》。
能动司法行而不辍,守护营商环境“净月晴空”!点军区法院灵活运用执行措施,巧妙“连环”执行,切实推动执源治理,在保障各方合法权益的同时从根本上化解各方矛盾,有效节约司法资源,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还盘活了多方债务,使多家公司和个人的合法利益实现得以最大化,为营商环境源源不断注入法治“活水”!